2018年農業科技大突破 物聯網、區塊鏈科技助智慧轉型
隨著工業4.0發展,許多產業面臨數字轉型,傳統農業過去被視為靠天吃飯的產業,如今也能透過創新技術的協助,不僅能更精準預測天氣,也能讓農作物產銷更為穩定,不過以美國農業為例,有許多鄉村地區的農民面臨無網絡可用之情況,專家呼吁需要將偏鄉區域的網絡鏈接起來,將有助于智慧農業的長遠發展。
據Successful Farming報導,許多科技業公司于2018年研發出全新的農業解決方案,例如透過無人機監控廣大的耕地、透過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將黃豆到豆腐的制成過程數據化,甚至是用石墨烯作為傳感器偵測植株的水分蒸發情況等,盼利用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等科技,幫助農民轉型智慧農業。
AeroVironment Quantix農業無人機解決方案
農業無人機前景看好,調研公司Global Market Insights預測其市場規模將會在2024年達到10億美元,美國無人機制造商AeroVironmen推出一款可用于農作物監控的無人機Quantix。
Quantix內建2顆1,800萬畫素的鏡頭,比起其他無人機,Quantix可拍出較清晰的影像,每一趟可拍攝約45分鐘、巡視約400英畝(約161公頃)的農地,Quantix記錄下來的數據可被無縫整合到AeroVironment旗下的決策支持平臺,提升農民對耕地的監控性,平臺也可以自動幫農民進行圖像處理、歷史數據報告,有效幫助農民進行決策分析。
加拿大新創Grain Discovery助黃豆產制、交易透明化
區塊鏈除了可以拿來提供加密貨幣交易的安全外,也有業者將這項科技拿來幫助生產流程的透明化,如加拿大新創農業新創公司Grain Discovery,透過區塊鏈技術讓黃豆從采收到制成豆腐的流程都可以清楚的被掌握與追蹤,同時也可以利用加密交易技術確保農民與買家之間的交易。
Grain Discovery創辦人兼CEO Rory O’Sullivan表示,農業正面臨科技帶來的變革,但交易的行為始終不變,面對大財團集體生產,獨立農戶因缺乏議價能力,削弱了產品得到公平價格的機會,Grain Discovery透過區塊鏈技術試圖將產品的信息公開,區塊鏈在線商品交易讓小農可以鏈接上地方、區域、全球的客戶,同時雙方都可公開透明的瀏覽歷史交易紀錄,并透過加密技術確保交易安全。
植物穿戴式石墨烯傳感器 可用于測量植株水分蒸發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學者Patrick Schnable與美國植物科學研究所教授Liang Dong合作,設計出一款僅毫米大小、對水蒸氣非常敏感的石墨烯傳感器,因為石墨烯會因濕度不同而隨時改變自己的導電率,而電導率的變化可作為水分測量儀,制成磁帶狀的傳感器可以服貼于植株葉面,用來實時監控植株的耗水量及耗水速度。
目前學者們正在研發如何讓傳感器成本更低、體積更小、盼未來能夠商業應用于作物管理、植物育種等領域上。
農業創新科技固然可幫助許多農民智慧轉型,但這也點出這些農民自身與設備需要擁有連網能力,但以美國為例,目前美國偏鄉地區仍有2,400萬人口無法順利連上網絡,專家呼吁這些問題需要被解決,而目前已有許多公司正著手展開鄉村地區的網絡架設,例如微軟的農村寬帶計劃,盼幫助當地居民能夠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性,也能讓當地農民可以藉由連網能力的提升強化現代化農業生產。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2018年農業科技大突破 物聯網、區塊鏈科技助智慧轉型
- 極端條件下的大區域電網設施安全保障技術項目啟動
- 三星大力挖掘自動駕駛人才 明年或設立無人車芯片部門
- 能源巨變40年:從結構調整開始,向清潔能源邁進
- 德媒:德國緊缺人工智能人才 欲到中美兩國“挖墻腳”
- 未來競爭將聚焦在人工智能和芯片領域
- 上海迎來今冬第一場雪
- 寒潮來襲小兒腹瀉頻發 醫生提醒切勿濫服抗生素
- 中國移動和中國OEM廠商展示搭載的5G移動終端
- 中國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誕生
最新資訊文章
- 2018年農業科技大突破 物聯網、區塊鏈科技助智慧轉型
- 極端條件下的大區域電網設施安全保障技術項目啟動
- 以“人”為本,國產焊接機器人渴望“翻身上位”
- 三星大力挖掘自動駕駛人才 明年或設立無人車芯片部門
- 董明珠:2023年格力營收將達6000億元
- 國內半導體產業逆勢擴張
- 能源巨變40年:從結構調整開始,向清潔能源邁進
- 德媒:德國緊缺人工智能人才 欲到中美兩國“挖墻腳”
- 未來競爭將聚焦在人工智能和芯片領域
- 上海迎來今冬第一場雪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