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芯”出發 昆山:大項目引領新一輪產業轉型
25臺無人AGV(搬運*車)通過系統調度,完成搬運、車輛安全、避讓,全流程無人操作。在快速運動的傳送帶上,“小黃人”包裹迅速找到最佳運輸路徑,還能避免與其他“小黃人”相撞……
這一幕出現在位于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的京東全球首個全程無人分揀中心,在這里,機器人5分鐘的計算速度達9000件/小時,而在過去,完成同等工作量至少需要100個熟練工人。
9月14日,昆山市與京東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京東在昆山總投資45億元,推進智慧無人倉儲建設,打造全國單體最大的營運中心。京東集團與昆山的牽手,是大項目、新產業引領昆山新一輪轉型升級的典型代表。今年以來,瀾起科技、緯創資通、富士康、華為、中軟、中科曙光等知名企業相繼與昆山結緣。作為一個縣級市,昆山為何能吸引重磅產業和大項目紛至沓來?
蘇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書記姚林榮指出,項目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一批重大項目、新興產業項目的落地,為昆山帶來了極佳的發展機遇。有什么樣的產業就有什么樣的城市,像昆山這樣的產業型城市,提升城市品質,前提就是提升產業品質。
從“芯”出發,全鏈條布局產業集群
對瀾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梁鉑鈷來說,選擇昆山絕非偶然,做過前期調研后,“我們第一感受是昆山政府對產業情況了解充分,想法獨到,對產業前瞻布局有區域規劃。”
3月30日,昆山開發區與瀾起科技集團簽署協議,瀾起新型可控數據中心平臺項目落戶昆山,總投資20億元。
梁鉑鈷說,作為國內唯一打入國際服務器核心芯片領域的企業,瀾起科技將借助昆山的產業平臺,爭得與全球同步甚至領跑的機會,從而擺脫核心芯片依靠進口的局面。
眾所周知,昆山以IT產業立市,然而曾經的“缺芯少屏”一直是昆山人心中的痛:電子信息產業偏“軟”,以集成電路為主的“硬支撐”略顯不足。
“集成電路產業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關鍵性和戰略性的產業,每1美元的產值能夠帶動100美元的GDP。”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副所長陳大鵬分析,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爭相布局半導體產業,而雄厚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是昆山的先天優勢,可通過積極引進半導體產業上下游企業,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邁向高端。
集成電路是昆山孜孜追求的產業,但因缺乏龍頭項目支撐,產業規模一直不大。9月21日,昆山與中科曙光在南京簽約,中科院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產業合作項目“花落”昆山。項目全部建成并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總投資超100億美元,將形成千億級的安全可控國家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臺企深扎根,轉型“再出發”
“項目落戶時,昆山招商人員會跟我們深入溝通,包括技術改造、企業貢獻率,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等,對項目論證充分。”緯創資通(昆山)有限公司華東廠區總經理周泓任說,緯創資通正著手打造“未來工廠”,今年增資擴產5億美元,400畝地廠房已開始建造,到2019年智能手機產能將達到6000萬臺。
從第一家臺企“順昌紡織”落戶,到滬士、仁寶、富士康等4700多家臺企扎根,再到10萬名臺商與“第二故鄉”一起成長,昆山多年來一直在打造臺資高地。
“富士康在長三角的轉型從昆山開始。”6月23日,深耕昆山24年的富士康與昆山簽訂了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計劃總投資達250億元。這一信息在臺商中間迅速引起反響。
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升級,從代工組裝向研發本土化和制造自動化轉型。富士康此次再斥巨資并非偶然之舉,而是在深耕昆山多年后對投資環境的切身感受和前瞻考量。
臺灣電電公會評選大陸最佳投資環境城市,昆山多年來屢拔頭籌。近年來,以臺企為主的數千家企業紛紛加碼昆山、深耕昆山,這源于昆山提供的優質投資環境和專業政府服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昆山臺企已建立研發機構372家。
面對轉型升級的巨大挑戰,昆山市委、市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始終堅持“親商、安商、富商”理念,圍繞企業需求,在政策、服務和生活上提供全方位服務。
標桿高移,從“創新高原”走向“創新高峰”
如今,昆山已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也逐漸從“創新高原”走向“創新高峰”。
目前,全球有56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在昆山興辦了近8000個項目,投資總額超過900億美元。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投資了109個項目。
招商引資“不能裝進籃子都是菜”。近年來,昆山在招商引資上提高精準性,在大項目上做足文章。“核心競爭力和產業帶動效應是我們考慮是否引進的重點,更看重的是項目畝均產出和單位附加值。”昆山市經信委副主任孫蓓說。
近5年來,昆山累計實施重大產業項目507個,總投資達1379.3億元,其中不乏龍頭項目。
昆山市發改委主任宋德強表示,近年來,昆山始終毫不動搖地把招商引資作為提升產業發展層次的重點和引進發展要素的核心,以大產業吸引大項目,以大項目促進大產業、大發展。同時,緊緊抓住重大項目“牛鼻子”,注重發揮重大項目對穩增長、調結構的牽引作用。
“抓招商轉型、抓激勵考核、抓總部經濟、抓政策落實,我們一刻不放松。”昆山市商務局副局長張雪花表示,昆山市商務局在推動重大項目簽約落地方面不斷創新,充分發揮50億產業基金的放大作用,同時排出總部發展計劃。目前,昆山市已有總部企業121家。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從“芯”出發 昆山:大項目引領新一輪產業轉型
- 三一重能為客戶提供世界級風電產品
- 到2022年中國碳纖維表觀消耗量將達11900噸
- 中國首次實現可擴展量子中繼器的光學演示
- 中科曙光發布首款搭載寒武紀AI芯片的人工智能服務器Phaneron
- OLED面板市場格局將改變 中日聯合抗韓
- 京東方崛起,OLED產業爆發拐點是否將來臨?
- 提振智能制造行業發展 制造企業仍需夯實“內功”
- 人工智能助跑高效理賠 中國保險業進入黃金時代
- 中興通訊與Orange集團共同宣布5G創新合作
最新資訊文章
- 從“芯”出發 昆山:大項目引領新一輪產業轉型
- 我國集成電路制造業產能及投資熱點分析
- 高可靠性PCB的十四大重要特征
- 三一重能為客戶提供世界級風電產品
- 到2022年中國碳纖維表觀消耗量將達11900噸
- 中國首次實現可擴展量子中繼器的光學演示
- 國內芯片廠商砸180億造內存 不再看國外臉色!
- 2017年全球芯片行業區域結構與競爭格局分析
- 中科曙光發布首款搭載寒武紀AI芯片的人工智能服務器Phaneron
- OLED面板市場格局將改變 中日聯合抗韓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