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跑高效理賠 中國保險業進入黃金時代
【中國智能制造網 智造快訊】伴隨“金融科技”(FinTech)風口刮來、熱錢涌入,購買商業險已成為,全民理財行為,中國的保險業正迎來“黃金時代”。如今,人臉識別技術、智能語音識別、云計算這些技術悄然進入投保、核保、理賠等環節,人工智能開始“助跑”保險業。
人工智能助跑高效理賠 中國保險業進入黃金時代
2016年中國保費總收入超3萬億,位列世界第二,僅中國平安去年的營收就高達7740億元,凈利潤達720億元,實際上超過阿里巴巴和騰訊,就是在市值上有些吃虧。而今,伴隨“金融科技”(FinTech)風口刮來、熱錢涌入,購買商業險已成為全民理財行為,中國的保險業正迎來“黃金時代”。
不過,投保和理賠的“用戶體驗”一直飽受詬病。如今,人臉識別技術、智能語音識別、云計算……伴隨這些技術悄然進入投保、核保、理賠等環節,人工智能開始“助跑”保險業。
早在2016年4月,弘康人壽成為國內第一家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保險企業。其在業內首次引入人臉識別技術,通過后臺將客戶身份證照片與公安部下轄的身份證認證中心照片進行智能比對,用以替代人工認證,從而將保全服務智能化。
如今,人工智能在保險行業的運用越來越常見。不久前,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行“簡單生活”大會,旗下壽險、產險、養老險、銀行、證券、普惠等攜手推出十大創新服務。這些服務將人工智能技術嵌入其中。
以中國平安自主研發的AI技術為內核,平安壽險推出的“AI客服”可通過人臉、聲紋等生物認證技術,匹配大數據完成客戶身份信息的遠程核實,實現“在線一次性業務辦理”。
不只是中國平安,9月1日,太平洋保險也上線人工智能保險顧問“阿爾法保險”,利用網絡圖譜、協同過濾等機器學習算法,基于不同家庭的生命周期、財務狀況等因素測算用戶的“家庭風險防御能力指數”,并量身定制“家庭理想保險建議”。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到9月18日,“阿爾法保險”的用戶訪問量突破了360萬次。
隨后,也就是在9月4日,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的人工智能語音客服“小慧”開始在旗下太平共享金融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客戶聯系中心試運行。“小慧”能在車險結案回訪場景中與客戶進行積極的語音互動,語氣和內容高度擬人。
那么人工智能對保險業的作用具體體現在哪些層面?一方面,AI客服系統,降低企業人工成本。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可以實現產品的精準化推薦,為用戶定制個性化方案,降低成本的同時可以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算法可以非常有效地識別出數據中的某些模式,并形成一定的規則,而一旦這個框架形成之后,欺詐性案子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監控下就無所遁形。結合對理賠者信用程度的判斷,絕大多數理賠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在線完成,無需人工干預。比如螞蟻金服保險平臺的圖片識別技術,其消費保險的理賠環節,超過九成是依靠后臺技術識別和判定。
保險業務的AI化是流程便捷化、數據可視化的過程。當前人工智能在投保的“入口端”、理賠的“出口端”擁有了相對完整的行業解決方案,相信AI在保險更多業務節點不斷細化、深化,讓服務更智能化,進而打通全產業鏈,讓傳統保險升級為金融科技排頭兵。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提振智能制造行業發展 制造企業仍需夯實“內功”
- 人工智能助跑高效理賠 中國保險業進入黃金時代
- 中興通訊與Orange集團共同宣布5G創新合作
- 多品牌電動車體驗中心 電動車推廣新形式
- 半導體未來十年:生態系統“戲份”更重,未來會做垂直整合
- 物聯網芯片未來市場高達百億 國內廠商齊發力
- 中國人工智能獲政府大力扶持 或成領跑者
-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在京成立
- 電池決定汽車競爭力的時代 日本成中國的陪跑
- 無人駕駛領域火熱發展 全球主要車企展開激烈博弈
最新資訊文章
- 提振智能制造行業發展 制造企業仍需夯實“內功”
- 人工智能助跑高效理賠 中國保險業進入黃金時代
- 中興通訊與Orange集團共同宣布5G創新合作
- 多品牌電動車體驗中心 電動車推廣新形式
- 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處理器營收94億美元 高通占42%
- 半導體未來十年:生態系統“戲份”更重,未來會做垂直整合
- 物聯網芯片未來市場高達百億 國內廠商齊發力
- 集成電路領域:國產企業優于全球IC封測水平
- 中國大陸面板產業加速崛起 2019年產能有望達全球第一
- 硅晶圓的短缺,或倒逼國產晶圓制造和材料領域的崛起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