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印染機械如何突破困境保持增長態勢?
今年以來,國內紡織機械行業業績明顯改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呈現兩位數增長,紡機產品進、出口均實現增長。根據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的統計,今年1~8月,紡機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35.21億元,同比增長12.46%;紡織機械進口總額達到22.52億美元,同比增長32.61%,出口總額達到21.17億美元,同比增長6.48%。1~8月,印染后整理機械進口3.07億美元,同比增長33.81%;印染后整理機械出口4.04億美元,同比增長6.00%。
近年來,國產印染設備自動化水平、節能減排效果和制造質量穩步提高,很多新型數控印染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85%以上。數碼噴墨印花機與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前沿技術的結合,將服裝設計、生產與面料生產對接,改變了傳統服裝生產的冗長的流程,實現了服裝個性化定制。
盡管國產印染設備水平明顯提高,但行業發展依舊面臨一些難題。如受工藝流程、助劑、染料等因素的制約,國內高效、短流程印染設備發展緩慢,工藝路線長;一些印染機械產品的運行穩定性、耐久性不高,一次成功率偏低,造成能源浪費,加劇了環境污染。
因此,為規范行業秩序,實現國內印染設備行業的再次升級,環保、節能、數字化監控與智能化應當成為印染機械發展的重中之重。
具體來看,印染機械技術和產品的發展趨勢體現在以下方面:在發展連續式印染機械流程配置的同時,發展短流程設備與工藝同步發展(如濕短蒸設備);拉幅定形機配備數字化能耗監控系統,減少廢氣排放等方面的熱損失;濕處理設備將普遍配備廢水過濾回用、余熱回收裝置,定形機配備廢氣余熱回收和凈化處理設備,最大程度利用廢熱,降低生產能耗;推廣染料與助劑的自動配送技術與產品,減少化學污染。
總體來講,制造質量、工藝適應性和成功率的提高始終是印染機械發展的目標,綠色環保是印染機械發展的主線。數控與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將有效提升傳統機械的能力,甚至完全改變運行與操作方式,而染化料與印染工藝的進步,將會決定印染工藝的未來,也可能會突然改變印染機械發展的方向。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我國印染機械如何突破困境保持增長態勢?
- 燃料電池汽車有望迎來產業爆發 開啟產業化新時代
- 5G回程將成為光通信領域下一個增長點
- 從“芯”出發 昆山:大項目引領新一輪產業轉型
- 三一重能為客戶提供世界級風電產品
- 到2022年中國碳纖維表觀消耗量將達11900噸
- 中國首次實現可擴展量子中繼器的光學演示
- 中科曙光發布首款搭載寒武紀AI芯片的人工智能服務器Phaneron
- OLED面板市場格局將改變 中日聯合抗韓
- 京東方崛起,OLED產業爆發拐點是否將來臨?
最新資訊文章
- 我國印染機械如何突破困境保持增長態勢?
- 燃料電池汽車有望迎來產業爆發 開啟產業化新時代
- 中國半導體淘汰賽制嚴苛,人才成最大缺口
- 5G回程將成為光通信領域下一個增長點
- 物聯網時代傳感器廠商競爭格局揭秘
- 從“芯”出發 昆山:大項目引領新一輪產業轉型
- 我國集成電路制造業產能及投資熱點分析
- 高可靠性PCB的十四大重要特征
- 三一重能為客戶提供世界級風電產品
- 到2022年中國碳纖維表觀消耗量將達11900噸
您的瀏覽歷史
